更新时间:2023-10-28
山东山旺盆地发现的并角犀骨架化石 (中科院古脊椎所供图) 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员邓涛介绍,”邓涛解释, 山东山旺盆地发现的并角犀头骨化石 (中科院古脊椎所供图) “并角犀的化石记录最早出现在2500万年前的欧洲,以及完整的大型哺乳动物等,(中科院古脊椎所供图) 据介绍,而中亚和山东山旺盆地都发现了并角犀化石,对动物的适应能力有较高要求,大部分亚洲与欧洲共有属种的迁徙途经青藏高原的南缘,抵达东亚,在1800万年前是一个火山口湖, 新华社北京11月24日电(记者金地、张泉)记者23日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,从西欧一直迁徙到东亚, 晚渐新世到早中新世并角犀属在欧亚大陆的分布和可能的迁移路线,并不是每个犀牛类群都能在此驻足停留,动物种类繁多,邓涛解释,提高采食效率,北线的环境相对寒冷,它们在欧洲和东亚之间迁徙途经青藏高原北缘是最近的路线, 此次研究发现,在1600万年前灭绝,此次发现的化石距今约1800万年,并角犀的上嘴唇较长且有发达的门牙,此次发现化石的山旺盆地,动物想跨越青藏高原非常困难,周围植被茂密,该所研究团队在山东山旺盆地发现了约1800万年前的并角犀骨架化石。
因此保存了十分精美、丰富的动植物化石。
青藏高原已经隆升至3000米左右的高度。
,研究人员揭示了这类犀牛由欧洲至东亚与众不同的迁徙路线,。
便于从树上或灌木摄取叶子和嫩枝,并角犀的迁徙路线与同时期的许多犀牛类群不同,采食效率比较高,相关成果已在线发表在国际期刊《亚洲地球科学:X》上,并角犀因为其左右两侧的鼻骨前端各有一个小型的隆起角座而得名,但并角犀具有较强的迁徙能力和适应能力,包括完整的头骨、椎骨和四肢骨。
据此,并角犀有发达的门牙,包括大量完整的植物叶片、鱼类、蛙类、鸟类,是一类生活在森林中或森林边缘的犀牛,湖内藻类生长旺盛。
与人们在动物园可以见到的印度犀体型相当。
但并角犀更有可能是从青藏高原的北缘经由中亚,在当时, 山东山旺盆地发现的并角犀脚骨化石 (中科院古脊椎所供图) “青藏高原南缘环境温暖潮湿,imToken,因此能在中亚地区繁殖生存并留下化石记录,比较适合大型哺乳动物生存,”邓涛说。
当时此地气候温暖潮湿,它们体长2米左右。